身体发出5个痛苦的头痛信号,以破解提醒脑出血的问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身体出现异常,它就会发出&“功能异常&”的信号,我们要学会从中找到疾病的痕迹。特别是在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身体甚至会拼命向我们寻求&“帮助&”。这时,必须认真对待,及时处理,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头痛欲裂,警惕脑出血
偶尔的头痛和脑热很常见,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有几种类型的头痛不太常见,如果不及时处理,甚至会危及生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介入中心主任、北京天坛医院急诊介入科主任苗中荣说,如果头痛非常严重,并伴有偏瘫或意识障碍,这可能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典型征兆,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如果头痛来势迅猛,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发生,而且是极其强烈的胀痛或爆裂样疼痛,并伴有呕吐和颈椎强直(颈部肌肉痉挛性收缩和疼痛,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应立即意识到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立即拨打120急救。意识障碍的病人应平躺并将头转向一侧,以避免呕吐物引起的窒息,并等待救护车的到来。如果发生呼吸和心跳停止,可以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进行简单的急救。
巨石压胸或心脏病发作
&“当胸部出现剧烈的收缩性压痛并感到呼吸困难时,不能排除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急性心肌梗塞,二是主动脉夹层,三是肺动脉栓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徐定立说。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等的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疼痛,更应高度警惕。
美国人常说:&“如果你有胸痛,请拨打911(美国急救电话)&”这说明胸痛的危害性很大。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服用硝酸甘油或救心丸20分钟后,如果症状仍未缓解,应考虑可能是急性心脏病发作,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能在60分钟内开通血管,就抓住了心梗的黄金抢救期。如果不了解自己的病情,不要胡乱用药,以免滥用药物,加重病情。许丁立提醒,家属一定要拨打120,不要自己开车送病人去医院,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病人要尽量躺下。有些心脏病患者不能躺下(平躺会出现气短),可采取半坐位,靠在床上。
腹痛如刀割,当心胰腺炎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研究所教授刘思德指出,危及生命的腹痛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外伤引起的腹部内脏破裂,伴有内脏出血,病人容易出现休克。我们一般通过腹痛的程度来判断病人的受伤程度。如果腹痛只是局部的,器官可能没有完全破裂,只是腹膜下有血肿,短期内没有生命危险。如果腹痛是广泛性的,扩散到整个腹部,则判断为器官可能破裂,血液已经充满腹腔,此时病人容易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这种类型的疼痛是持续的,不可能通过休息和改变体位来缓解,而且往往会逐渐加重。
第二种类型的腹痛是由潜在疾病引起的腹痛。胆结石和胆囊炎患者容易发生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发病的征兆是:腹痛合并发烧和黄疸。如果在48小时内没有及时就医,死亡率超过50%。建议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积极治疗,不要让小病恶化。
此外,当一个人对某种东西过敏,或吃了有毒的食物时,也会发生急性腹痛。有些病人不知道自己有药物(如阿莫西林)过敏史,可能因误服而出现腹痛、脸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困难和休克。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几率非常高,大多伴有出汗和意识模糊,需要立即就医。如果误食了某些食物,如蘑菇,出现腹痛,并合并有腹泻、消化道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最好是自己诱导呕吐。方法是:采取侧卧或俯卧位,面朝下,用某些刺激物,如手指、勺子、筷子等,按压舌根部进行催吐。如果暴饮暴食、酗酒后发生腹痛,疼痛主要在肚脐眼往上一点,让人烦躁不安,程度剧烈如刀割,持续加重,并累及腰部,弯腰或躯干位时疼痛会有所缓解,则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如果不加注意,严重的胰腺炎会出现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合并症。
大便带血,消化道要警惕
咳血多是肺部疾病的警告信号。可能导致咳血的疾病包括: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癌等。另一方面,呕血可能表明消化系统的异常。口中吐血可能是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引起的食道和胃的静脉破裂出血、急性胃粘膜损伤,甚至是胃癌。大便带血大多表明是胃肠道出血。最常见的是食道或胃的静脉曲张,以及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出血,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还有一些应激因素的出血,如急性胃粘膜病变,脑出血患者也可能出现胃粘膜的应激性出血。刘思德提醒,上消化道出血,大便颜色多为黑色,如果像柏油一样黑,则判断出血量很大。另外,下消化道出血,血便的颜色多为暗红色,但下消化道出血占血便的比例较低,仅占上消化道出血的10%。尿液中的出血表明泌尿系统可能出了问题。如果尿液是浓茶或洗肉水的颜色,则提醒有异常的器官可能是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病变的类型可能是炎症、结石、肺结核或肿瘤。刘思德提醒说,一旦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立即就医,不要拖延病情。
高烧不退提示多种疾病
每个人的正常体温都略有不同,腋下温度(测试10分钟)超过37.4℃就属于发烧,超过39℃就属于高热症。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会随着服药或病情的恢复而暂时退去,但如果发烧持续时间较长,体温变化不超过1℃,就需要注意了,这可能是结核病、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甚至肿瘤的早期预警信号。北京急救培训中心讲师温新华指出,在夏季,严重有害的高烧多见于中暑和夏季传染病。夏季中暑的典型表现是发烧和身体发热,特点是使用退烧药后不能得到缓解。发烧38℃左右的中度中暑,如果不重视,很快就会发展成发烧39℃以上的重度中暑,进而导致热射病,影响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甚至出现昏迷。
中度中暑可以通过降低环境温度和冰敷来进行物理降温。如果病人剧烈运动并大量出汗,可酌情饮用一些盐水以补充电解质。如果中暑不是由大量出汗引起的,应主要注意通风和散热。一旦自我救治无效或出现高烧,应立即就医。需要提醒的是,夏季中暑应以预防为主。一旦中暑,不仅非常不舒服,而且会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