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帖子,中医教你如何确定自己的体型
正常体质:
面色润泽,唇色红润,精力充沛,饮食睡眠良好,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脉象温和。
他们不需要补药、饮食或温和的补品。
阴寒体质:
阴寒(实)体质,四肢冰冷,无汗,喜暖怕冷,常有腹痛腹泻,关节酸痛,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紧或沉。患风湿性关节疼痛,畏寒怕冷,气候潮湿,宜温阳散寒。应吃些温热的食物,如羊肉、生姜、桂圆等。
阳虚体质:
这是一种虚寒体质。属于阳虚体质的人,一般都会有一个 "小三阳 "的称号,也就是 "小三阳"。病多从寒,宜患痰、肿、泻等证,易感寒,易被湿困。故用温阳补虚之法。
阴虚体质:
属虚热体质,身体瘦弱,烦躁颧红,手足心热,午后尤甚,口干咽燥,眼干头晕耳鸣,睡眠不佳,大便干燥,舌红苔少而干,脉细。宜患阴虚燥热,畏惧燥热之邪,耐冬不耐夏。宜滋阴补虚,甘寒降热。如百合、枸杞、麦芽、海参、西洋参等。
阳热体质:
属实热型。它是一种真热,是一种 "真热"。"真热 "是指 "真气","真气 "是指 "真气"。在此基础上,再加上 "阳热 "这个词,就形成了 "阳热 "这个词。"阳热 "这个词的意思是,"阳热 "是一种真热。
气虚。
体质虚弱,面色发白,少华,气短懒言,易出汗,食少,易疲倦,舌质淡红,舌苔肥厚,脉细弱而缓。易感冒,病程较长,脏腑易下垂,不耐风寒暑邪。宜吃山药、莲子或梅花参、黄芪、黄精等。
血虚:
面色萎黄或苍白,口唇无华,头晕心悸,失眠健忘,或四肢麻木,舌脉无力。宜补气生血。用当归、生地、龙眼肉。
瘀血症。
面色晦暗,唇色晦暗或发紫,眼眶晦暗,皮甲错乱,或有梗阻,刺痛,痛处不移,舌质暗紫有瘀点,脉细涩或脉率不均。易患出血、梗阻、中风、胸痹(冠心病)等疾病。宜用山查、桃仁活血化瘀。
痰湿体质:
体胖腹大,面部皮肤油腻,多汗粘腻,眼球微浮,胸腔闷胀,身体沉重,嗜睡,喜食油腻粘稠之物,大便溏薄,舌胖多齿痕,苔白腻,脉濡滑。易患口渴(糖尿病)、中风(脑血管意外)、胸痹等疾病。对潮湿环境和雨季适应性差。宜祛湿化痰。宜服用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荷叶、莲子茎等。
湿热型:
面部油腻,易生痤疮和粉刺,身体沉重,困倦懈怠,大便粘稠不爽,女黄有臭味,脉滑数。易患痤疮、黄疸、淋病、火热。对高温、湿热的气候难以适应。食疗与痰湿体质相同,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气郁体质:
精神抑郁,胸闷气短,动则疼痛,好呼吸,嗳气反胃,咽喉异物感,痛经。易患抑郁症、脏躁症、失眠症、梅核气、惊恐症等疾病。对精神刺激的适应性差,应调节心态,宜服行气之品,如玫瑰、佛手、萝卜等顺气之品。不宜服用滋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