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心血管疾病高发,6个主要危险因素或导致猝死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影响健康的&“头号杀手&”,夏季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血管扩张心跳加快使循环发生变化,更容易引起冠心病的猝死。那么,夏季有哪些危险事项需要注意呢?发生心脏病时如何进行急救?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六大危险因素增加夏季猝死风险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霍昌介绍,夏季天气炎热,心率加快,心脏运转加速,会加重原有的心脏病。此外,身体出汗使血容量减少,血液变得粘稠,容易凝固,从而更容易引起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以下因素都会增加猝死的风险,所以要特别注意。
1.温度高。皮肤下的血管在高温下会扩张,留在皮肤中的血液比平时多3-5倍,从而增加了心脏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更多血液从静脉返回心脏的负担。
2. 情绪。在夏天,一个人的烦躁会导致心率加快,交感神经兴奋。心脏跳动加快后,冠状动脉收缩,心脏就会做更多的工作。
3、出汗更多。如果你是一个人,那么你就会发现,在你的身体里,有很多东西在你的身体里,有很多东西在你的身体里,有很多东西在你的身体里。如果血液粘稠度高,整个血液循环就会出现问题,血管内的斑块容易脱落和堵塞,造成血栓的形成。
4. 神经紊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我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
5. 没有足够的睡眠。夏天白天比较长,睡眠时间没有冬天长。睡眠不足对身体有这种影响,与心率加快和易怒有关。
6. 缺少氧气。夏季湿度大,天气闷热,氧气含量减少,容易导致缺氧,引起昏厥和其他不适。
补水 饮食 锻炼 夏季心脏护理方法
首先,心脏病患者应注意体重变化,如果出现体重持续增加、呼吸急促、四肢肿胀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还应注意血压的变化,避免摄入过多的盐。
其次,脱水会使心脏更难工作,因此在夏季应不断补充水分,而不仅仅是在运动前喝水。最好是喝常温白开水,避免喝甜饮料和酒精饮料。建议多吃一些低脂肪的肉类和鱼类,如牛肉、鸡肉或鲑鱼肉,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桃子、西瓜、西红柿、哈密瓜、甘蓝等。
另外,心脏病患者在夏季不应放弃锻炼。不运动会导致心血管功能紊乱,引起肌肉无力,进而导致心脏失调。然而,监测血压和心率是很重要的。其次,你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在早晨比较凉爽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锻炼。
心脏病发作的几项急救措施
据统计,中国每天有7000人死于心脏病,其中70%的人因为得不到适当的帮助而死在家里或现场。由于心血管疾病往往是突然袭击,咄咄逼人,很快就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在关键时刻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1、心肌梗塞急性发作时,病人应卧床休息,并尽量少动。
2. 保持室内安静,不要大哭大闹,以免加重患者病情,同时要及时与急救中心联系。
3、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吐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或者患者过于肥胖,头低脚高的姿势可能会加重胸闷,只能将患者扶到半卧位或坐位。
4、如果发现病人脉搏微弱,四肢冰凉,提示可能发生休克,应将病人轻轻平放在床上,去掉枕头以增加血流。让病人服用药物,如硝酸甘油、心脏止痛药或苏打水丸。
5. 烦躁时可服用镇静剂,如安定,但不能多喝水,应禁食。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就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就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病人的脉搏突然消失,应立即做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不能中途停止,必须持续到送医院抢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