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 19种饮食习俗你知道多少

养生知识 0 2025-01-31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说到端午节的饮食习俗,很多人只知道吃粽子,其实端午节的美食还有很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的饮食习俗,以下19种端午节美食不容错过!

1、喝五加酒

&“五月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一种民俗习惯。五加即五加皮,香气苦涩,五加皮有一种奇特的香味,能滋补肝肾强健筋骨。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邪。五加皮的药用价值主要是治疗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妇女腰椎疼痛、双脚疼痛等。在地面潮湿的地区,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2、糖枣糯米

端午节,纳西族人要吃糖枣糯米。糯米能温补脾肺,补充寒气,而且糯米中会有糯米,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大量的磷、钙、铁、蛋白质和脂肪,更会增加人体内的血液。所以要特别注意,有糖尿病的人不要吃。

3、吃不要脸的面条

陕西人在端午节这天一定要吃哨子面。哨子面是陕西省的传统美食,也是陕西省的特色美食。"哨子面 "是陕西省的传统美食,也是陕西省的特色美食。哨子面的特点是细长、厚薄均匀、胆汁鲜香、汤色油润红亮。岐山臊子面具有特别浓郁的地方特色,它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点,吃起来软糯爽口。

4. 吃芝麻花

脆生生的芝麻花也是端午节必吃的食物。端午节本身就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不能说什么不吉利的话,所以吃芝麻糖(麻花)粘在嘴上也是为了祝愿我们有一个甜蜜美好的生活。

5、吃粽子

端午节纪念诗人屈原有吃粽子的习惯,现在的粽子种类非常多,口味差异很大,有鲜肉粽、蛋黄粽、蜜枣粽、原味等。这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粽子的摄入量,不要因为贪图美味而伤害身体。另外,记得吃粽子前要先加热,这样既安全又卫生,还能减轻消化道负担。

6、吃鸡蛋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还有一些鸭蛋、鹅蛋,如果有条件,吃完甜粽子蘸糖,要吃鸡蛋蘸盐&“压顶&”。据说吃五月底的饺子锅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饺子锅煮好的鸭蛋、鹅蛋放在中午的太阳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疼。

7、采茶,制作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欢在端午节采摘嫩树叶、野菜叶蒸熟晒干,制成茶叶。在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到郊外的山上采摘草药,熬制凉茶饮用。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8、吃油糕

端午节这天除了吃粽子,还要吃油糕。庄稼地里的庄稼人,都要吃油糕。"油糕 "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东西,它能使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皮松而泡,馅甜,形美。

9、吃&“五红&”、&“五黄&”

南京传统意义上的端午节食品是&“五黄&”即黄鳝、黄鱼、鸭蛋黄、黄瓜、雄黄酒。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五黄&”的内容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五红&”,即&“烤鸭、苋菜、鸭蛋、龙虾、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了这种&“五红&”、&“五黄&”,整个夏天都可以避邪消暑。

10、喝菖蒲酒

喝菖蒲酒,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南宋学者陈克昌曾写过&“瓶立盘菖蒲,年年五月初&”的诗句。菖蒲酒是以菖蒲为药材,以白酒或黄酒为原酒制成的一种药酒。菖蒲酒的作用是防邪避毒,祛病强身,是中国的国策。

11、吃炒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也要吃&“炒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红薯粉等材料炒成的稠糊。据传,在古代,闽南地区的端午节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是天穿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就停了,人们说这天要补好。这种饮食习俗由此而来。

12、吃叶饼

叶饼,是榆林人的节日食品,特别是在端午节和重阳两节是必不可少的食品。关于叶子粑粑有很多传说,现在已经没有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历史相当悠久。它是榆林当地流行的一种传统小吃。

13. 吃饼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的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物是香喷喷的年糕。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物是香米糕,它是用艾草和糯米做成的,放在从一棵树上凿出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鞭打。这是一种很有民族特色的食品,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14、吃艾草馒头

很多地方过端午节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后和艾草一起蒸馒头。艾草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能驱虫杀菌,并对多种细菌和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端午节除病驱瘟,无论是食用还是使用,艾草都必不可少。

15、吃桃子、茄子和豆子

四川传统上说,吃桃子、茄子和豆子,猜测健康、长寿。俗话说:吃茄子吃到会抖,吃豆子吃到老&“。苗栗地区的客家人过端午节,同样吃茄子和长豆子、桃子和李子等。但这些食物所象征的意义还是与南方人不同。吃茄子就算是取其长的意思,吃李子则代表繁衍子孙,有的人则认为有抵御中暑的嫌疑。吃长豆是为了避免被蛇咬(因为长豆的形态像蛇)。吃茄子的话可以抵御蚊虫叮咬(茄子客家话叫吊菜&”,而咬人&“,土音为潮一鸟&”,取其谐音)。

16、吃面扇

甘肃省民勤县在端午节这天前后都要蒸制&“面扇&”。面扇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五层。每层都撒上细碎的熟辣椒,表面捏成各种图案,染上颜色,非常漂亮。据说这种食俗是由端午节制作、销售和赠送扇子的习俗演变而来。

17、吃绿豆糕

在我国许多地方,端午节这一天除了粽子的主角就是绿豆糕。它具有形状整齐、色泽浅黄、组织细密、香味浓郁、口感柔和、不粘牙的特点。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在这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我们的产品和我们的服务结合起来。

18、喝雄黄酒

俗话说&“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去&”。端午节前后,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已进入雨季,天气状况有利于蚊子、苍蝇、害虫的滋生和活动。而雄黄是一种解毒、杀虫的中药,含有有毒的砷盐成分,虫豸闻到后即会中毒,人涂上后可避免中毒。也有很多人在端午节喝雄黄酒,但由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会分解成剧毒的砷,所以不建议内服。

19、吃煎饼

在温州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有吃煎饼的习俗。扁铁大煎饼,烤成半透明的饼状,形似月亮,薄如蝉翼,再填上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卷成筒状,一口咬下去,可以尝到各种味道。

本文链接:http://www.rrki.cn/yszs/88102.html

上一篇:什么时候喝豆浆最好 喝豆浆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