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在不同时期的饮食要点
骨折后1至2周:
此时,骨折部位瘀血肿胀,经络阻滞,气血不通。患者骨折部位疼痛,食欲和胃肠功能下降。
因此,饮食宜清淡开胃,易于消化吸收,如蔬菜、鸡蛋、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制作上以蒸、炖为主,避免煎、炒酸辣、热、油腻的食物。
至于黄豆骨汤,属于脂肪类补品,含脂肪较多,不易消化吸收,且有诱发大便干燥的嫌疑,现阶段最好不要食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对 "三聚氰胺 "的宣传力度。
2、骨折后2~4周:
此时患者已适应了骨折后的运动和负重,骨折部位的疼痛已有所缓解,因淤血而肿胀的部分也逐渐消退,食欲也会逐渐恢复,此时应适当增加饮食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其中首先是在最初的食谱中增加骨汤、鸡肉、鱼肉、鸡蛋、动物肝脏等,以增加维生素A和D、钙和蛋白质。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如辣椒、西红柿、苋菜、大白菜、卷心菜和萝卜,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3、骨折后5周以上:
骨折部位的淤血基本被吸收,骨痂开始生长,由骨痂转化为骨组织。病人食欲宽广,没有饮食禁忌,可以食用任何高营养的食物和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的食物。
我国传统医学对此有研究,这一时期的食谱可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饮杜仲补骨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