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功效与作用 刮痧时应注意什么?
刮痧是一种古老的保健方法,可以舒缓肌肉,清除毒素。刮痧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的好方法,有助于排出毒素。它还有助于促进血液流动,缓解肌肉疼痛的影响。而且刮痧经常被用作治疗各种疾病的辅助手段,如感冒、颈椎病、腰椎病、失眠、糖尿病和高血压。刮背可以刺激背部经络,达到清热解表、行气止痛、解毒祛邪等多种效果。
刮痧的注意事项
1.刮痧后1-2天内局部有轻微疼痛、发痒的感觉是正常的;刮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夏季刮痧部位忌电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2.刮痧对方向、时间、手法、力度、适应症和禁忌症都有严格的要求,操作不当会引起不适反应,甚至加重病情,所以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或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能自行在家操作。
3、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身体极度虚弱、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禁止或慎重刮痧。
哪些人不适合做刮痧
1. 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的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加重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人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2、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禁止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3、凡体表有疖子、破口、疮、痈、疹及不明原因的肿块,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伤口感染和扩散。
4、急性扭伤、外伤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的出血。
5. 患有接触性皮肤病感染的人禁忌刮痧,因为刮痧会将疾病传播给他人。
6.有出血倾向的人,如晚期糖尿病、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不宜刮痧,因为刮痧时产生的皮下出血在这些患者身上不易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