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示骨髓捐赠的真相(捐赠骨髓的人对身体有多大伤害)
事实上,骨髓移植的核心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如今通常从外周血中获取,就像献血一样,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
什么是骨髓?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骨髓是一种海绵状组织,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骨(如髂骨)的骨质疏松之间的网格中。产生血细胞的骨髓是略带红色的,被称为红骨髓。在出生时,红骨髓充满了整个身体的骨髓腔,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脂肪细胞增加,相当一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平骨髓腔含有红骨髓。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年人不需要所有的骨髓腔用于造血,而一些用于造血的骨髓腔足以补充所需的血细胞。当身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以被红骨髓替代,骨髓的造血能力明显提高。造血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祖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的血细胞。造血干细胞来源于红骨髓,可以通过血液迁移到外周循环,不会因为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而损害造血功能。
为什么叫&“骨髓移植&”?
十年前,骨髓移植是用老方法&“骨髓移植&”。因为造血干细胞通常存在于人体扁平、不规则和长骨两端的红骨髓中,只有极少数会进入血液&“旅行&”。造血干细胞只能通过提取骨髓的&“途径&”获得,因此称为&“骨髓移植&”。
现在捐献骨髓必须要抽取骨髓吗?
在过去的10年里,&“骨髓移植&”已经逐渐被&“造血干细胞移植&”所取代,这种方法对捐赠者基本上没有任何不良影响。首先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这一过程称为&“动员&”。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器的分离,获得大量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这种方法称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换句话说,现在捐献者的骨髓不再被提取,而只是&“献血&”。而且,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采用造血干细胞&“动员&”技术,只需要采集和分离大约50&—200毫升的外周血就可以得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收集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后,可以将血液输回捐赠者体内。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的功能,捐献造血干细胞后,身体会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因此,当事人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对捐献者也是安全的。
捐赠后可能出现哪些反应?
由于动员药物的作用,大多数捐赠者都会有一些短期的不适感。近80%的捐赠者在用药后会出现轻度至中度的骨痛,但大多数人能够用普通的止痛药有效缓解疼痛。其他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脾脏损伤、咳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死亡,虽然有报道,但在健康的骨髓捐赠者中非常罕见。这些副作用都是短期和暂时的,在长期研究中没有观察到干细胞捐赠对捐赠者的长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