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四注意 必须冷藏保存

养生知识 0 2025-02-26


吃粽子的习俗是端午节,临近端午节,各种粽子纷纷摆上了商品货架,人们迫不及待地想吃上一顿,但吃粽子也有很多注意事项,下面我们来看看吃粽子需要注意什么。

1.一定要冷藏

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加上红枣、豆沙或肉,所以在初夏的炎热天气里容易变质。红枣粽子和豆沙粽子在冰箱里可以存放3&—5天,如果里面有肉,最好在3天内吃完。

按照包装和保存方式,市场上的粽子大致有3类:新鲜、冷冻和真空包装。新鲜粽子买回家后最好在当天食用,否则应及时存放在冰箱里。冷冻和真空包装的粽子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可以在其标签保质期内食用。但要注意将它们分类装入袋中并放入冰箱。如果你在家里包饺子,最好和最安全的做法是现在就煮着吃。但要注意冷藏时间不要超过3天,冷冻时间不要超过7天。当你再次食用时,重新蒸透,但最好不要重复冷冻。

2、高血糖、高血脂患者要慎吃

首先,对于高血脂和消化不良的消费者来说,肥肉饺子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不加猪油和肥肉的豆沙饺子、小枣饺子、南瓜饺子等很值得尝试。另外,消化不良的人吃粽子时,尽量避免吃冷粽子,而是吃加热后的热粽子。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遇冷后,硬度、粘性和嚼劲会明显上升,会给消化带来困难,肉粽更甚,冷粽子中的猪油凝固后,吸入猪油的糯米硬度也上升。粘稠坚韧的东西难以咀嚼揉捏,再与冷凝固的饱和脂肪相互包裹,在胃肠中 很难与胃肠中的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系统的负担就更重了。因此,冷的饺子确实不适合消化不良的人,但是,加热后的糯米是软的,猪油是液态的,容易与胆汁混合,会比较容易消化。因此消化能力差的人如果想品尝肉粽的美味,首先要把肉粽加热,另外最好控制食用量。

血糖高的人吃粽子时,首先要避免蘸糖吃。蒸熟的糯米本身就是一种高升糖指数的食物,蘸糖吃对控制血糖极为不利。此外,血糖高的人由于血糖代谢存在一定障碍,患高脂血症的可能性较高,所以他们也需要少吃油腻的肉粽。但是,红枣、大枣、甜豆沙等粽子的升血糖能力也很强,那么哪种粽子更适合高血糖患者呢?这里我们推荐杂粮粽子或八宝粽子。这类粽子的特点是加入了一些红豆、绿豆、青豆、玉米、大麦、紫米、紫薯等粗粮、杂粮和薯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血糖的上升。在吃这些饺子时,搭配营养均衡的菜肴,多吃清淡的蔬菜和含有优质蛋白质的肉类或豆制品,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需要注意的是,包装好的杂粮水饺或八宝水饺通常也是用白糖调味的,所以还是要控制吃的量。

3.吃饺子前要先把饺子热透。

粽子最好不要冷吃,吃之前要彻底加热。一是糯米和粽子馅都是易腐食品,不充分加热,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二是冷却后的粽子太油腻、太粘稠,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剥开时有粘性的线头,说明可能很久没有新鲜了,最好不要吃。

最后,我们列出端午节吃粽子的注意事项,供消费者参考:

首先,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在选择时要注意控制使用量,每天只吃半只活的,不要吃油腻的粽子,可以选择八宝粽子。

其次,把粽子作为主食而不是零食来吃,如果一餐中吃了粽子,要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这不仅有利于控制体重,而且可以避免在每日总摄入量中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第三,应该等它们热熟后再吃,没吃完的要放在冰箱里。

4. 每天只吃半个或一个

大多数粽子是由糯米制成的,缺乏纤维,粘性大,不易消化。北京西城区民政中医诊所的医生曹淑芬建议,最好在喝茶时吃粽子,以帮助吞咽和消化。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馅的,搭配薄荷茶、绿茶;咸的粽子,如椒盐、蛋黄等,搭配乌龙茶,可以衬托出咸甜口味的特点,更加清爽;肉粽子含油量较多,如鲜肉、火腿等,搭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可以帮助消化,去除油腻。另外,搭配一些蔬菜和水果与饺子一起吃,更有营养。

每天吃粽子不要超过50克,或半个或一个。事实上,最好少吃或不吃,特别是有胃肠道疾病和糖尿病的人,老年人不要贪多贪凉,最好分几次吃。一些商家出售的迷你粽子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文链接:http://www.rrki.cn/yszs/90727.html

上一篇:远离癌症的六个饮食习惯 烹饪蔬菜时正确使用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