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陵泉-下肢内侧

养生知识 0 2025-01-09

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方的凹陷处。与阳陵泉相对,当胫骨和腓肠肌的内侧边缘,上面是宾波肌的起点。灵枢&·本录》:&“辅骨下,陷中也&”;《针灸甲乙经》加注:&“在膝下内侧&…&…&”;《针灸方六集》。&“辅骨下一指&”;《神应经》:&“屈膝取膝横纹头

《足太阴脾经穴》

阴陵泉

位置。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它与阳陵泉相反,当它位于胫骨内侧边缘和腓肠肌之间,在肱二头肌的起点上方。

灵枢&·本录:&“辅骨下,沉者中也&”针灸甲乙经补充:&“膝下内侧&…&…&”针刺方六收。&“一指下辅骨&”,神应经:&&ldquo ldquo;屈膝取之,膝下横纹为穴。与阳陵泉相对,稍高一寸。&”

作用。疏通中焦,化湿行滞,调理膀胱,祛风散寒。

主治。古代描述:腹中虚寒,腹中气胀,脘腹不解,食欲不振,肠鸣切痛,胁下痞满,水肿,腹中坚硬,小便失禁或不便,寒热错杂,阴部疼痛,遗精,霍乱,脚痹,鹤膝风,腰腿膝疼痛,足部水肿,疝气。

最近报道:肾炎、尿闭、腹水、肠炎、黄疸。

例子。大小便失禁,尿液不知不觉流失。阴陵泉、阳陵泉。

腹冷。阴陵泉、三阴交。

水肿填脐。阴陵、水水。

激素:阴陵、承山、解溪、太白。

尿潴留、腹水:阴陵泉、清水、仲景、双利、三阴交。

黄疸。阴陵泉、三阴交、日月、至阳、胆汁、阳刚。

针灸:直刺0.5~1.5寸。可进行艾灸。

其他。合(水)穴。

本文链接:http://www.rrki.cn/yszs/85978.html

上一篇:足三里 - 下肢外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