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后遗症有哪些?如何预防脑出血的后遗症
脑出血后遗症的症状有哪些?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各种原因都可导致脑出血后遗症。在此,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脑出血后遗症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它的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较低,因此,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如何在生活中预防脑出血后遗症的发生?
脑出血后遗症的症状有哪些?1. 麻木
受影响的肢体,特别是肢体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中风偏瘫一侧的颊部皮肤有蚁爬感,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对刺激反应迟钝。麻木感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当天气变化剧烈,潮湿闷热,或前后下雨,以及天气寒冷时,麻木感尤其明显。
2.口歪眼斜
一侧眼袋以下的面部肌肉瘫痪。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嘴角下垂,牙齿外露。在鼓腮和吹口哨时,嘴角向健侧歪斜,流口水,说话时更明显。
3.中枢性瘫痪
中枢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或痉挛性瘫痪、僵直性瘫痪。它产生于大脑皮层运动区的锥体细胞和从其发出的神经纤维(即锥体束)的损伤。
上层运动神经元的损害导致下层运动神经元的抑制和调节功能丧失,导致反射从脊髓 "释放",随机运动丧失或减弱,临床上表现为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病理性反射和痉挛性瘫痪。
4.周围性瘫痪
周围性瘫痪,又称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或称弛缓性瘫痪、松弛性瘫痪。
瘫痪是由于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核以及从它们发出的神经纤维--脊髓前根、脊神经和颅神经受到损害而产生。
由于下层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它们所支配的肌肉不能被适当的冲动所激发,临床上表现为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或消失,有肌肉萎缩,但没有病理反射。
如何预防脑出血的后遗症1. 要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服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使血压反复反弹,这样极易导致血管破裂和脑出血。
2.生活要有规律
冬季是一年中藏精的季节,宜早睡晚起,尤其是老年人,机体的调节功能减弱,不能像年轻人那样熬夜看电视。最好的办法是按时休息,保证睡眠,特别是中午,最好有两个小时的午休。老年人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能太多。
3、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高血压患者要戒烟、限酒,提倡低盐、低脂饮食,饮食要清淡、多样。五谷杂粮都要吃,宜多吃鱼、豆、蛋、奶、瘦肉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
4.要保持心态平和
健康的心态是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应避免大喜大悲和强烈的刺激。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打麻将,防止因情绪剧烈波动引发脑血管意外的突然发生。
5.要及时正确地进行抢救
脑血管意外往往具有发病急、进展快、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保证病人在黄金时间内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