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的功效是什么(三伏贴的功效与禁忌)
除了空调、冰镇西瓜和麻辣小龙虾之外,还有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夏季传统--三伏贴! 每年的这个时候,这种&"奇怪的生物&"就会出来&"兴风作浪&"。简单地说,它是一种中药贴剂,利用冬病夏治的原理,贴剂只有在每年夏天的三伏天才能发挥功效,起到补阳通络、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 "三伏贴"。
每10天1次
最好连续贴3次为一个疗程,连续贴3年。
三伏贴通常在头伏、二伏和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点前使用。虽说是 "三伏天",但也是 "三伏天"。
2017年头伏的第一天是7月12日,中伏的第一天是7月22日,末伏的第一天是8月11日。
单次热敷时间不宜过长
每个人使用的热敷药物不同,具体时间应听从医生的建议。一般来说,成年人不应超过6小时,12至18岁约4至5小时,8至12岁约3至4小时,3至8岁约2至3小时。
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的瘙痒和烧灼感,大多是药物的正常反应,如果没有红肿,可以继续贴敷。
如果局部出现水泡或破裂,应立即取出药膏,用碘伏或雌二醇进行局部消毒,无菌包扎,每天更换一到两次,直至痊愈。
四个穴位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聚点,在三伏天最容易被皮肤渗透到穴位的经络中,到达病所,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三伏天通常选在人体的正面。膻中、天突、大椎和肺腧。
具体来说,哮喘病人选择天突和肺腧穴;鼻炎病人选择大椎和肺腧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选择膻中和肺腧穴。
敷药后要注意3个要点
放松
药饼敷好后最好不要进入空调房,因为寒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的吸收;也不要运动,因为出汗会使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最好是在阴凉处或适当用电扇吹风。
药饼取出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穴位上的水用毛巾轻轻吸干。
撤消食物
要注意吃辛辣、干燥的食物,防止伤阴。夏季气候炎热,容易伤阴,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内热,暗耗精气,故应慎用桂皮、花椒、八角、小茴香、狗肉、羊肉及新鲜桂圆、荔枝等。
避免大量服用生冷食物。要注意的是,要避免服用大量的冷饮,因为冷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要避免服用大量的冷饮。
要注意多吃油腻、甜腻的食物。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那么你就会发现,你是一个 "有心人",而不是一个 "无心人"。
哪些人群不宜应用
以下人群不宜应用三伏贴:
1、传染病急性发热患者;
2、对所贴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
3、所贴穴位局部皮肤破损者;
4、妊娠期妇女;
5、3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