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天中风发病率高 5招帮你保护心血管
秋天到了。
秋风起,气温降,一场秋雨一场凉。在欣赏秋景、欢庆丰收的同时,别忘了预防体温过低。
提醒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警惕低温可能造成的心血管损害。
寒冷天气呵护心血管健康2010年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寒冷会增加患者和健康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冬季温度每降低1°C,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就会增加2%。
统计调查还发现,心绞痛在冬季发生的可能性比其他季节高30%。
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在寒冷的日子里格外注意自己的心血管健康。
为什么寒冷会 "伤害你的血管"?寒冷使靠近身体表面和四肢的血管收缩,更多的血液回到心脏。心脏的工作量增加,血压上升,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都会升高。
如果你已经患有心血管硬化症等疾病,你就是 "雪上加霜"。
室内和室外温度的变化也容易导致血压波动。血压的来回波动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这在老年人中更为明显。
此外,当天气寒冷时,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降低,血小板更容易聚集,加上血管在寒冷中收缩。综合的结果是,血管更容易 "堵塞",使心血管问题容易发生。
寒冷的季节已经来临注意这五点,以确保你的健康随着深秋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健康头条给你5个提示,使寒冷的季节对你的健康风险降低一些。
1. 按规定服药
不要停止、改变或增减药物,因为这可能增加疾病进展的风险。
建议定期测量血压、血脂和血糖以了解疾病的控制情况。如果有变化,要及时让医生知道,看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2.规律饮食
冷天人们喜欢吃大鱼大肉、火锅,由于天气寒冷,不愿意多运动。这样会导致胆固醇、脂肪和高脂血症的积累,这也是心血管的一大杀手。
2.管住嘴,迈开腿,在冬天,更要坚持下去。
3、运动不要太剧烈
冬季户外活动不要太剧烈,适当运动,合理休息。
寒冷的环境下大量的活动会使心血管系统的负荷突然增加,产生心肌缺血的危险。
例如,长跑、铲雪等活动就不太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
4.注意保暖
特别是头、耳、手、脚需要特别注意保暖,防止冻伤、冻坏,防止体温过低。
室内外、屋内屋外都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使体温保持基本恒定,避免身体受到温度变化的刺激。
5.避免过度饮酒
不要以为喝酒可以暖身,这都是假象。
酒后发热是由于酒精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使体内的热量更快更多地通过皮肤散发到体表。喝酒后的热度,是由酒精引起的。"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现象,因为我的身体里有很多的热量,所以我的身体里有很多的热量。这样一来,虽然体表感觉温暖,但身体的热量被消耗掉了。过了一会儿,就会感觉更冷了。
而饮酒本身,本身就对心血管有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