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前喝汤,这个习惯是否应该改变?
中国人爱喝汤,尤其是南方人,无论春夏秋冬,都能找到合适的汤,或滋补身体,或安抚胃部,帮助消化。
饭前饭后一碗汤已经成为中国人不可缺少的饮食习惯。冬瓜排骨汤、蘑菇肉汤、西红柿鸡蛋汤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汤。
我们都知道喝汤是一种很好的饮食习惯,但对于如何喝汤却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饭前喝汤好,俗话说 "先吃饭,后喝汤,老来不伤身",饭前喝汤可以增进食欲,营养物质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吸收;有的人认为饭后喝汤好,饭前喝汤会冲淡胃液,降低肠道的消化功能,饭后喝汤可以得到很好的吸收。.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喝汤对身体有好处?
饭前喝汤的好处
缓解口渴的不适,特别是在气候比较炎热的南方,这种效果更加明显;由于汤的香气诱人,味道好,可以刺激食欲和胃液分泌,加强消化功能。
对人体来说,刺激胃液分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食物进入胃部后直接刺激胃液分泌;
二是闻到食物的香气,刺激食欲中枢,增加胃液的分泌。饭前喝少量的汤可以起到这种促进消化的效果。
饭前喝汤的缺点吃的食物要靠胃里的消化液来消化,所以如果饭前大量喝汤,汤会占据胃的大部分容量,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想在饭前喝汤,那么你就必须在饭后喝汤,因为你必须在饭后喝汤,而不是在饭后喝汤。同样,当饭后胃中充满食物时,饭后喝汤也会冲淡胃液,影响正常消化。
汤真的有营养吗认为汤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是错误的。&"先吃饭,后喝汤,老来无恙&"夸大了汤的作用,它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
科学实验确定:
作为汤料的食物,如瘦肉、鸡肉、猪骨或鱼肉,除脂肪外,蛋白质的溶解率很低,熬制2~3小时的汤,蛋白质的溶解率为5%~10%,根本无法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
汤的营养缺点
在煲汤的过程中,食物中的大部分脂肪会被溶解在汤中。如果原料是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猪骨和未剥皮的鸡肉,汤中的脂肪含量就会很高,如果喝汤时不设法去除这些脂肪,就会为身体提供大量的热量,这会增加老年人患血脂的风险。
汤中还含有大量核酸浸出物,这对高尿酸和痛风患者不利。
如何喝汤才好饭前喝少量的汤是可以的,但不能喝太多。如果你觉得不够,可以在饭后再喝一些。选择的汤的成分应该是肉类和蔬菜的组合,减少用于高脂肪成分的材料。
汤应该小口小口慢慢喝,这样可以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留出足够的时间,及时感受到饱腹感,不会造成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