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的表现 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先天性色觉障碍通常称为色盲,不能分辨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而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则称为色弱,色弱者虽然能看到正常人看到的颜色,但对颜色的识别能力迟钝或很差,当光线较暗时,有的则与色盲差不多,或表现为色疲劳,一般不容易与色盲严格区分界限。那么,色盲的表现有哪些?日常应如何护理?
色盲的临床表现色盲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盲、绿盲、蓝黄盲等)。色盲包括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弱、绿弱、蓝黄弱等)。
1. 全色盲
是完全的锥体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症(视杆细胞功能障碍)相反,患者特别怕黑,怕光,表现为日盲。只有光和暗的区别,但没有色差,看到的是红色变暗,蓝色变亮。此外,还有视力低下、弱视、中央黑点、震颤性眼球震颤等症状。这是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形式,较少见。
2、红盲
又称第一色盲。患者主要无法区分红色和深绿色,蓝色和紫红色,以及紫色。他们常常把绿色看成黄色,把紫色看成蓝色,并把绿色和蓝色混淆为白色。
3.绿盲
又称第二色盲,患者不能区分浅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或紫色与灰色,把绿色看成灰色或暗黑色。在临床实践中,更常见的是将红盲和绿盲统称为红绿色盲。常见的色盲一般指的是红绿色盲。
4、蓝黄盲
又称第三色盲。患者对蓝色和黄色感到困惑,但能认出红色和绿色,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5. 全色盲
又称红-绿-蓝-黄弱视。与全色盲相比,其色觉受损程度较轻,全色盲没有视力异常或其他并发症。观察结果是,患者能够分辨出深色和鲜艳的物体;如果是浅色和不饱和的颜色,则很难分辨,而且这种情况很少。
6、部分色弱
有红弱(第一色弱)、绿弱(第二色弱)、蓝黄弱(第三色弱)等。其中,红绿无力比较常见。当患者对红色和绿色的感知能力较差,且照明较差时,分辨颜色的能力接近于红绿色盲;但当物质黑暗、鲜明、照明良好时,分辨颜色的能力则接近于正常。
色盲的日常护理1. 因为色盲是一种很常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色盲史,孩子得病的比率就会增加,所以出生后应及早治疗。
2.可以用压眼穴的方法来减轻色盲的病情。按压的频率约为6秒一次,按压时应伴有呼吸,轻度色盲很快就会消除。
3、如果色盲程度较深,可以采取色盲矫正措施,主要是佩戴色盲矫正眼镜,这种眼镜不需要手术,所以在治疗较严重的色盲时,佩戴这种眼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注意事项。色盲是一种常见的眼病,虽然对眼镜没有什么危害,但最重要的是及早发现并提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