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中医养生穴位图:提升健康,长寿秘诀

养生知识 0 2025-11-24

中医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特殊点,具有调节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作用。经常按摩或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起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功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20个中医养生穴位,供大家参考。

1. 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是诸阳经交会之处。经常按摩百会穴,可以醒脑安神、益气补阳、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2. 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肘部横纹中点处。经常按摩曲池穴,可以清热解毒、通利关节、缓解臂痛、肘痛等症状。

3. 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靠近拇指一侧。经常按摩合谷穴,可以消肿止痛、通利鼻窍、缓解牙痛、头痛等症状。

4.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处。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缓解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5. 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补肾益精、强身健体、缓解失眠、腰痛等症状。

6. 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央。经常按摩神阙穴,可以温阳散寒、补气固脱、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

7.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寸处。经常按摩关元穴,可以温肾壮阳、补益气血、缓解阳痿、遗精等症状。

8.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肚脐上4寸处。经常按摩中脘穴,可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缓解胃痛、腹胀等症状。

9.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后方凹陷处。经常按摩太冲穴,可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10.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处。经常按摩三阴交穴,可以补益肝脾肾三阴,调和气血,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11. 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下缘,两侧大筋外缘凹陷处。经常按摩风池穴,可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12. 翳风穴

翳风穴位于耳后,耳垂后方,乳突后缘凹陷处。经常按摩翳风穴,可以清热解毒、疏风止痛、缓解咽喉肿痛、耳鸣等症状。

13. 少泽穴

少泽穴位于小指外侧,指甲角旁0.1寸处。经常按摩少泽穴,可以清热解毒、通利咽喉、缓解心悸、失眠等症状。

14. 照海穴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足内踝尖下1寸处。经常按摩照海穴,可以益肾固精、调和气血、缓解腰膝酸软、尿频等症状。

15. 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足内踝尖后方凹陷处。经常按摩太溪穴,可以补肾益精、强筋壮骨、缓解腰膝酸软、足跟痛等症状。

16. 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缘凹陷处。经常按摩阳陵泉穴,可以清热利胆、通经活络、缓解胆囊炎、膝关节炎等症状。

17. 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盖内侧斜上方,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经常按摩阴陵泉穴,可以清热化湿、利尿通淋、缓解小便不畅、水肿等症状。

18. 太白穴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内侧凹陷处。经常按摩太白穴,可以补肺益肾、通经活络、缓解咳嗽、哮喘等症状。

19. 商丘穴

商丘穴位于足内侧,足内踝尖前下方凹陷处。经常按摩商丘穴,可以清热利湿、调经止带、缓解月经不调、带下等症状。

20. 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4寸处,腓骨前缘2横指处。经常按摩丰隆穴,可以清热利湿、健脾化痰、缓解腹胀、胸闷等症状。

以上便是20个中医养生穴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时要轻柔缓和,每次按摩1-3分钟,每天按摩2-3次。坚持按摩一段时间,可以有效调理气血,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提升健康水平。

本文链接:http://www.rrki.cn/yszs/113986.html

上一篇:北京卫视中医养生堂在线:揭秘中医养生 secrets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