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中医养生汤,养肝护脾好时节
清明节,也称踏青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公历4月4日或5日交节。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正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的好时节。清明节也是一个传统节日,人们会祭祀祖先、扫墓,寄托对故人的哀思。
在中医养生中,清明节期间也是养生保健的好时节。清明节前后,万物生长,阳气生发,此时养护肝脾至关重要。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脾调和,气血畅通,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在清明节期间,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养肝护脾的食物,并且可以通过中医食疗的方式来进补。
清明节养肝护脾推荐中医食疗方法
一、养肝护脾汤
材料:枸杞30克,菊花15克,决明子30克,山楂15克,麦芽15克,陈皮10克,甘草5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后转小火熬制30-45分钟即可。
功效:这款养肝护脾汤具有养肝明目、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的功效,非常适合清明节期间食用。
二、养肝粥
材料:大米100克,枸杞30克,菊花15克,决明子15克。
做法:将大米、枸杞、菊花、决明子洗净后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至粥状即可。
功效:这款养肝粥具有养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适合肝火旺盛、眼睛干涩的人食用。
三、护脾汤
材料:茯苓30克,白术20克,山药30克,莲子20克,芡实20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后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至汤浓即可。
功效:这款护脾汤具有健脾益气、补肾固涩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大便溏稀的人食用。
四、养脾粥
材料:大米100克,山药50克,莲子30克,芡实30克。
做法:将大米、山药、莲子、芡实洗净后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至粥状即可。
功效:这款养脾粥具有健脾益气、补肾固涩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食用。
清明节养肝护脾注意事项
除了可以通过中医食疗的方式来养肝护脾之外,在清明节期间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饮食清淡:清明节期间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清淡为主。
2. 规律作息:清明节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避免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3. 适量运动:清明节期间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踏青、郊游等,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4. 调节情绪:清明节期间难免会有哀伤的情绪,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悲伤。
5. 注意保暖:清明节前后天气变化无常,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感冒。
通过以上中医食疗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养肝护脾,增强身体抵抗力,让清明节过得更加健康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