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中医的养生术第一集:脾胃篇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则气血生化足,百病不生;脾胃虚则气血生化不足,百病丛生。因此,养生首先要养好脾胃。
1. 脾胃的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负责将水谷转化为营养物质供给全身。胃主受纳腐熟,负责受纳食物并将其初步消化。脾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2. 脾胃虚弱的症状
脾胃虚弱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疲乏无力、舌淡苔白、脉弱等。
3. 养脾胃的食物
养脾胃的食物主要有:山药、薏米、莲子、红薯、小米、大枣、桂圆、山楂等。这些食物具有健脾益气、和胃化食的功效。
4. 养脾胃的穴位按摩
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调理脾胃。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外侧1指宽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点按穴位,力度适中,按压10~15分钟,每日1~2次。
5. 养脾胃的生活方式
1)规律饮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2)细嚼慢咽: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3)少吃生冷:生冷食物伤脾胃,应尽量少吃。4)避免吸烟酗酒:吸烟酗酒对脾胃损害很大,应尽量避免。5)保持心情舒畅:情志不畅会影响脾胃功能,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养脾胃。
6. 脾胃虚弱的食疗方
山药莲子粥:山药100克,莲子50克,大米100克。将山药、莲子洗净,与大米同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薏米红豆粥:薏米100克,红豆50克,大米100克。将薏米、红豆洗净,与大米同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
7. 脾胃养生的注意事项
养脾胃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之以恒。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贵在坚持:養脾胃需要长期调理,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2)循序渐进:调理脾胃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3)辨证施治:脾胃虚弱有多种类型,应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
脾胃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养好脾胃至关重要。通过饮食、穴位按摩、生活方式调理等方法,可以有效养护脾胃,增强体质,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