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秋季中医养生指南,滋阴润肺,远离秋燥

养生知识 0 2025-11-02

前言

立秋已过,暑气渐退,迎来了宜人的秋季。但在秋季,空气干燥,人体易受秋燥侵袭,出现皮肤干燥、口鼻咽喉不适、咳嗽等症状。中医认为,“燥邪伤肺”,秋季养生应以滋阴润燥为主。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新区秋季中医养生知识,帮助大家远离秋燥,健康过秋。

一、中医养生原则

1. 滋阴润肺秋季燥邪当令,人体易耗伤津液,中医养生应以滋阴润肺为主。可多食百合、莲藕、梨子、银耳等滋阴润肺的食材,也可通过服用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丸等中成药来滋养肺阴。

2. 清热降燥秋季燥邪侵袭,可引起肺热燥咳等症状。中医养生宜清热降燥,可多食绿豆、苦瓜、丝瓜等清热利湿的食材,也可通过服用清热燥湿的汤药或中成药来缓解秋燥症状。

3. 防秋燥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易受秋燥侵袭。中医养生应注意防秋燥,可通过多喝水、使用加湿器等方式增加空气湿度,也可通过按摩合谷穴、太冲穴等穴位来缓解秋燥症状。

二、秋季养生食谱

1. 百合银耳粥材料:百合50克,银耳50克,糯米100克,水适量做法:将百合、银耳用水浸泡至发开,与糯米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小火熬煮至粥状,即可食用。

2. 清肺润燥汤材料:梨子1个,百合50克,川贝母10克,冰糖适量做法:将梨子洗净去核,切成小块;将百合、川贝母用水浸泡至发开;将梨子、百合、川贝母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小火熬煮至梨子软烂,加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

三、秋季养生穴位按摩

1. 合谷穴位置: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功效:清热解表,缓解秋燥

2. 太冲穴位置:足背,第1、2趾跖骨连接部,以手横放于足背,第1趾骨节后缘与第2趾骨节后缘交点凹陷处功效:清热利湿,缓解秋燥

结语

秋季养生,应以滋阴润肺、清热降燥、防秋燥为主。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适当的穴位按摩以及日常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秋燥症状,保持身体健康。祝愿大家在高新区的这个秋季,远离秋燥,健康养生。

本文链接:http://www.rrki.cn/yszs/111840.html

上一篇:中医养生第二课:调畅气机,平衡阴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