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
一、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器官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因此,养生保健要从整体出发,调和阴阳、气血、经络,使身体各部分协调一致,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二、阴阳平衡
阴阳是中医养生学中的基本概念,代表着事物相对的对立和统一。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虚,阴虚则燥。养生保健要注重阴阳平衡,调和寒热虚实,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
三、气血调和
气血是人体生存和活动的物质基础。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等作用;血具有滋养、濡润、载气的作用。气血调和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养生保健要注重气血双补,调畅气血运行,使身体气血充盈,循环通畅。
四、经络畅通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沟通脏腑器官和体表。经络畅通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养生保健要注重经络调理,打通经络阻塞,促进气血运行,使身体健康强健。
五、顺应自然
中医养生学强调顺应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不同的季节气候变化,人体生理活动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养生保健要适应自然规律,顺应季节变化,调整自己的饮食、起居、运动等,使身体与自然界保持平衡协调。
六、防患未然
中医养生学注重预防疾病,重视养生保健。养生保健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饮食起居,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从而抵御疾病侵袭,保持健康长寿。
七、辨证论治
中医养生学讲究辨证论治,根据个体差异和疾病特点进行保健调理。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病症,其养生保健方法也不同。养生保健要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因人因病施治,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八、身心合一
中医养生学认为,身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精神因素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养生保健要注重身心合一,调养精神情志,保持心态平和,使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全面调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