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每日一则养生小常识

养生知识 0 2025-11-04

调养脾胃,益气固本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百病丛生。因此,调养脾胃至关重要。常按足三里穴,有助健脾益气,固本培元。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斜刺外开1寸。按摩时,用拇指或中指点按或揉按,每次5-1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疏肝理气,舒缓情绪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气郁结,则气血不畅,百病滋生。常按太冲穴,有助于疏肝理气,舒缓情绪。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的前方,赤白肉际处。按摩时,用拇指或中指点按或揉按,每次5-1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补肾固精,延年益寿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主导生长发育和生殖。若肾气不足,则津液亏虚,百病丛生。常按关元穴,有助于补肾固精,延年益寿。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正中线上。按摩时,用拇指或中指点按或揉按,每次5-1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安神助眠,缓解失眠

心主神明,主宰睡眠。若心神不宁,则失眠多梦,百病滋生。常按神门穴,有助于安神助眠,缓解失眠。神门穴位于腕部,掌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按摩时,用拇指或中指点按或揉按,每次5-1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肺主皮毛,主一身之气。若肺热积郁,则热毒内生,百病滋生。常按曲池穴,有助于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曲池穴位于肘部,屈肘时,肘横纹外侧尽头,肱二头肌腱的外侧凹陷处。按摩时,用拇指或中指点按或揉按,每次5-1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健脾和胃,止泻止痢

脾主运化,主水湿代谢。若脾虚湿盛,则泄泻痢疾,百病滋生。常按三阴交穴,有助于健脾和胃,止泻止痢。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摩时,用拇指或中指点按或揉按,每次5-1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补气养血,美容养颜

肝主藏血,主疏泄。若肝血不足,则面色苍白,皮肤干燥,百病滋生。常按血海穴,有助于补气养血,美容养颜。血海穴位于膝盖内侧,髌骨内侧缘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肌腱内侧缘。按摩时,用拇指或中指点按或揉按,每次5-1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瘀血阻滞,百病滋生。常按膈俞穴,有助于活血化瘀,通经止痛。膈俞穴位于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2寸。按摩时,用拇指或中指点按或揉按,每次5-1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健脾益气,消除疲劳

脾主运化,主统血。若脾虚气弱,则疲劳乏力,百病滋生。常按足三里穴,有助于健脾益气,消除疲劳。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斜刺外开1寸。按摩时,用拇指或中指点按或揉按,每次5-1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补肾壮阳,强筋健骨

肾主骨生髓,主水液代谢。若肾气亏虚,则腰膝酸软,骨质疏松,百病滋生。常按太溪穴,有助于补肾壮阳,强筋健骨。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跟腱内侧凹陷处。按摩时,用拇指或中指点按或揉按,每次5-1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本文链接:http://www.rrki.cn/yszs/112022.html

上一篇:中医养生秘诀:中医学生科学养生的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