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话养生:春分进补有讲究,百家讲坛为您揭秘
前言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昼夜等长的日子,民间素有“春分养生,百病不生”之说。中医认为,春分时节,自然界生机盎然,人体也处于新陈代谢旺盛的阶段,此时养生可谓事半功倍。本期百家讲坛,我们就来聊聊春分养生的那些事。春分养生的关键:调肝养血
春属木,对应人体五脏的肝。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藏血”。春季养生,就要以调肝养血为重点。* 调肝疏气:春季肝气旺盛,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胸闷气短等症状。此时,可以多做一些舒缓肝气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也可以按揉太冲穴、三阴交穴等疏肝穴位。* 养血柔肝:春季肝血不足容易导致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此时,可以多吃一些养血补肝的食物,如红枣、枸杞、黑豆等,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四物汤、逍遥散等中药方剂。春分进补有讲究:宜清补,忌辛热
春分进补宜清补,忌辛热。清补是指以平补为主,不使用过于温补的药材或食物。辛热是指辛辣、燥热的食物,如羊肉、辣椒等。春季进补,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清淡滋补的食物,如:* 山药:健脾益胃,固肾补虚。* 木耳:滋阴润肺,活血化瘀。* 香菇:健脾胃,益气血。*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春分养生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调肝养血和清补进食外,春分养生还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规律作息:春分时节昼夜温差较大,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适度运动:春季阳气升发,适当的运动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防寒保暖:春分前后气温变化较大,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保持心情舒畅:春季肝气旺盛,容易情绪波动,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烦躁。结语
春分养生,重在调肝养血,清补进食。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顺应春季自然规律,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