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耳机1小时,细菌繁殖近5倍(跪下主人给我戴上项圈)
大多数人从不清洗耳机
在进行实验之前,记者在南昌街头对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喜欢戴着耳机听音乐,使用频率很高,但从来没有清洗过,&“应该不会有什么细菌吧? &”
先生。市民张先生也表示自己从未清洗过耳塞,&“反正耳塞是自己用的,应该不会有多脏,所以觉得没必要。 &”不过,张先生也提出疑问:&“如果要清洗,应该怎么清洗才好?用水还是专用消毒剂?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大部分市民中,都存在类似的疑问。只有少数人表示,如果看到耳机上有脏东西,会用纸巾或湿纸巾擦拭,但也没有专门清洗的习惯。
入耳式耳机比入耳式耳机更容易滋生细菌
实验道具:三副用过的耳机,1号为单耳入耳式,2号为双耳入耳式,3号为双耳入耳式。
实验工具:无菌生理盐水、灭菌吸管、无菌培养皿、医用消毒棉签等。
实验人员。南昌市西湖区疾控中心检验科应燕(注:本实验结果只对本实验负责)
入耳式耳机可进入外耳道
记者给赵先生送去了。赵先生的三副耳机送到西湖区疾控中心检验科,其中两副入耳式耳机,使用时卡在内耳轮上,不会探入外耳道;而另一副入耳式耳机可以直接伸入外耳道,与耳道的皮肤接触。最后,哪种耳机滋生的细菌更多?实验就是证明。
实验者颜颖首先对1号耳机进行了消毒,然后用棉签在耳机上涂抹取样后,将棉签放入试管中,在试管中注入10毫升浓度为0.9%的无菌盐水,并摇晃试管,使棉签上的细菌均匀地混合在盐水中。之后,实验者从试管中取出1毫升溶液,将其倒在无菌板上,然后加入培养基。
至于2号和3号耳机,实验者在实验开始前将两副耳机都戴在左耳上一小时,而右耳则留在原处。之后,实验者对2号和3号耳机也进行了采样。3副耳机全部取样后,实验者将5块平板放入36℃的培养箱中进行细菌培养。
细菌在一小时内繁殖了近5倍
孵化48小时后,记者看到5个平板中有4个出现了白点。实验者解释说,这是培养48小时后形成的菌落,有多少菌落就有多少白点。记者发现,唯一没有白点的是消毒后的耳机上的采样。
之后,通过实验员的计算,发现1号耳机没有菌落;2号耳机在佩戴1小时后,左耳有120个菌落的样本,右耳有25个菌落,是未处理的耳机;而3号耳机也是一个样本。3号耳机在佩戴1小时后,左耳也有25个菌落,而未经处理的右耳的菌落数为9个。这表明入耳式耳机比耳塞式耳机更容易滋生细菌。在佩戴一小时后,入耳式耳机的细菌繁殖量比以前多了近5倍,而耳塞式耳机在佩戴一小时后的细菌繁殖量比以前多了近3倍。
实验者Ying Yan说,细菌一般以简单的分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分裂时间通常为20至30分钟。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佩戴耳机一小时后,细菌繁殖高达近5倍,如果常年不洗就会加速细菌的繁殖。
耳机长期不清洗小心得病
西湖区疾控中心检测科负责人表示,耳机长期不清洗会附着很多细菌,不能掉以轻心,虽然人们总认为长期不清洗耳机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但这是因人而异的。当人体抵抗力好的时候,就不会让人生病,如果个体抵抗力下降,就会让人生病。所以,为了自己的减肥,还是要定期对耳机和其他个人用品进行清洁和消毒;而且,自己的耳机是自己用的,千万不要给别人用,以免产生更多的细菌。
至于清洁方法,该负责人表示,市民可以用质量较好的湿巾进行消毒,也可以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根据耳机的质量来选择消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