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误区需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合理用药小常识)
核心提示。对药物过敏也是听说过的,这也算得上是很多人的恐惧。药物过敏也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仍有一些人不知道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误区。
误区:使用过的药物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人们很容易忽视,过去使用过的药物或经常使用但从未引起过过敏的药物也会引起过敏。 因此,当再次使用青霉素等药物而不连续使用时,必须重复进行过敏测试。
误区:小剂量使人不过敏
这是药物过敏和药物毒性之间的混淆。药物的毒副作用可以通过减少剂量来减少,但决定药物过敏反应的因素是药物本身,而不是剂量。例如,对于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者,临床上常采用小剂量分批注射,但事后多数人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过敏反应。有些病人甚至闻到青霉素的气味就会引发过敏性休克。
误区:过敏反应发生在用药时或用药后不久
药物的过敏反应不仅发生在用药时,有些药物有一个潜伏期。例如,有些药物可能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发生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的过敏反应。这种情况常见于治疗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痛风的药物;许多对苯海拉明的过敏反应是在用药20多天后发生的。
误区:中药不会引起过敏
有些人认为只有西药会引起过敏,中药不会。的确,在临床上引起过敏反应的是化学合成的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毒素和血清、镇静催眠药等。但是,一些中药也可以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如休克和剥脱性皮炎。最常见的过敏表现是荨麻疹和固定药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