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洪水后 六个要点预防传染病

养生知识 0 2024-07-17

  洪水是人类一大灾难,尤其是大河中下游易发生洪水,不仅损害人们的财产安全,甚至危害到生命安全。

洪水对老百姓来说已经非常熟悉,洪水带来的次生灾害,包括环境污染、水源污染、食品污染、病菌滋生等,极易引起霍乱、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并影响人民的安危和健康。因此,要高度重视,积极开展以“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四害和环境清理”为主的灾后防病工作,确保次生灾害危及健康。

三、加强食品卫生监督,严把食品卫生关

卫生、食品等监督部门要坚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督,各饮食摊点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严禁出售不卫生的食品。对于受潮、霉变、污染的食品和淹死、死因不明的禽畜类,市民千万不要去吃;各类瓜果一定要洗干净去皮再吃;虾、蟹等水产品味道虽好,但不要生吃。

四、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

狂风暴雨使得垃圾、粪便、动物尸体等到处都是,严重污染周边环境。洪水过后,市民要积极清理周边环境,做到水退到那里,环境清理到那里,消毒杀虫工作做到那里,“三管”工作落实到那里。垃圾、粪便、动物尸体等集中后要用高温堆肥法处理。对所淹房屋设备等要清除污泥,室内地面、墙壁、家具等也要洗擦和消毒。

五、消灭“四害”

苍蝇、蟑螂、蚊子、老鼠这“四害”是传播各种传染病的媒介,市民要认真对待,万万不可马虎。对苍蝇、蟑螂密集地要喷洒杀虫药,同时做好防蚊、灭蚊和灭鼠工作,防止“四害”传染各种疾病。

六、加强营养和体质锻炼,做好自身防病工作

洪水期间,身体抵抗力减弱,这样给一些病菌带来了入侵的机会。所以,洪水过后,要注意适当补充营养,并开展体质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洪水过后防病工作十分重要,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做好以上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灾后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次生灾害对市民的危害。

以上就是洪水过后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有效预防传染病横行,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本文链接:http://www.rrki.cn/yszs/68588.html

上一篇:新生儿洗澡注意事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