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养生:中医调理,顺应时节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初秋时节已悄悄来临。在中医养生中,初秋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人体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初秋养生至关重要,可帮助我们平稳过渡,避免秋燥伤身。
一、初秋养生的原则
《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明,地气以收,草木华落,万物收藏。”初秋养生的原则是:养收敛、防干燥、重调息、谨精神。养收敛:初秋天气渐凉,阳气收敛,人体也应顺应自然,早睡早起,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防干燥:初秋气候干燥,易伤津耗气,因此要多饮水,多吃润肺养阴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梨子等。重调息:初秋时节,人体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因此要注重调理呼吸,如深呼吸或打坐,以平心静气。谨精神:初秋万物凋零,容易引起伤感,因此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多参加户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二、食疗养生
初秋养生,食疗是重要方面。以下推荐几款适合初秋食用的养生美食:百合银耳莲子羹:百合润肺安神,银耳滋阴养颜,莲子养心健脾,三者合用,清热润燥,安神补心。梨子炖川贝:梨子清热生津,川贝止咳化痰,两者搭配,润肺止咳,化痰清热。山药大枣粥:山药健脾养胃,大枣补气养血,搭配熬粥服用,益气养血,调理脾胃。
三、药膳养生
药膳养生也是初秋养生的好方法。以下推荐几款初秋适用的药膳方剂:百合莲子粥:百合50克,莲子50克,粳米100克,将百合、莲子煮烂后加入粳米同煮成粥,有健脾养胃、润肺安神的功效。麦冬党参汤:麦冬30克,党参30克,加入适量水煎煮,有养阴生津、补气健脾的功效。黄芪当归汤:黄芪50克,当归30克,加入适量水煎煮,有补气益血、调和营卫的功效。
四、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养生方法。初秋养生,可按摩以下几个穴位:太渊穴:位于手腕掌侧,桡动脉搏动处,有润肺养阴、清心安神的功效。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有温阳补虚、健脾和胃的功效。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有健脾补肾、调和气血的功效。
初秋养生,重在顺应时节,调理阴阳,防燥养阴。通过合理的食疗、药膳、穴位按摩等方式,我们可以增强体质,抵御秋燥,健康安然地度过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