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秋季润燥,护肺养阴的实用妙招

养生知识 0 2025-09-19

[中医养生009] 秋风瑟瑟,金秋送爽,秋高气爽的景象固然令人心旷神怡,但也预示着气候由热转凉,干燥的气息逐渐弥漫。中医认为,秋季对应肺金,燥邪当令,容易伤肺津,引发一系列秋燥症状,如口干舌燥、皮肤干裂、咳嗽痰少、便秘等。因此,秋季养生尤为重要,关键在于“润燥”,即滋阴润肺,保持机体水液平衡。

一、秋季燥邪的危害

秋燥之邪,并非单纯指干燥的气候,它是一种病邪,其特点是干燥、耗伤津液。秋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会直接损伤肺脏。肺主气、司呼吸,最怕干燥。燥邪侵犯肺脏,会导致肺阴亏虚,出现干咳、少痰、咽干、口燥等症状。其次,秋燥还会影响其他脏腑。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燥邪还会伤及大肠,引起便秘。此外,秋燥还容易导致皮肤干燥、脱皮、瘙痒等皮肤问题。严重的秋燥甚至会导致五脏阴液亏损,影响身体健康。

二、秋季润燥的养生原则

秋季养生,核心在于“润燥”。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规律,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秋季润燥,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饮食调理: 这是秋季润燥最重要的一环。饮食应以滋阴润燥、清热养肺为原则。可以多吃一些富含水分和营养的水果蔬菜,例如梨、苹果、银耳、莲藕、萝卜、南瓜等。梨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是秋季养肺的佳品;银耳富含胶质,能滋阴润燥;莲藕清热生津,润肺止咳;萝卜可以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南瓜则具有补中益气、润燥消肿的功效。此外,还可以适当喝些滋阴润燥的汤羹,例如雪梨银耳羹、百合莲子羹等。

2. 起居调摄: 秋季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秋季空气干燥,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湿度。可以适当使用加湿器,或者在室内摆放一些绿植,增加空气湿度。

3. 情志调养: 秋季气候宜人,但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过度,以免伤及肺气。可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陶冶情操,放松身心。

4. 运动锻炼: 秋季适宜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例如太极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肺活量。但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避免过度出汗,耗伤阴液。

三、秋季润燥的食疗方

以下推荐几个简单的食疗方,帮助大家更好地润燥养生:

1. 雪梨银耳羹: 雪梨1个,银耳10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泡发后,与雪梨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炖煮至银耳软糯,加入冰糖调味即可。此羹具有润肺止咳、滋阴润燥的功效。

2. 百合莲子羹: 百合30克,莲子3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莲子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炖煮至软烂,加入冰糖调味即可。此羹具有养心安神、滋阴润燥的功效。

3. 萝卜汤: 白萝卜1个,生姜几片,冰糖适量。将白萝卜切块,与生姜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炖煮至萝卜软烂,加入冰糖调味即可。此汤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

四、注意事项

虽然秋季润燥很重要,但也要注意方法。不要盲目进补,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疗方法。如果出现严重的秋燥症状,例如持续干咳、口干舌燥等,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总之,秋季养生重在润燥,通过饮食调理、起居调摄、情志调养以及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有效预防秋燥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度过一个舒适美好的秋季。

本文链接:http://www.rrki.cn/yszs/107793.html

上一篇:喀什中医养生:丝路明珠的健康智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