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去献血吗 先看必知常识

养生知识 0 2024-12-07


   献血者必须身体健康,经血液检查合格后方可献血。所以说,有献血愿望是好的,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献血的,一般来说,下列人员暂时不宜献血:

7种人不能献血:  1.接受疫苗未达到规定期限者,如麻疹、腮腺炎、黄热病、脊髓灰质炎活疫苗者最后一次免疫后2周内不宜献血,风疹活疫苗、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的一周内不能献血;被疯狗咬伤后最后一次免疫后1年内不能献血,接受动物血清注射,最后一次注射后4周内不能献血。  2.妇女某些生理期内,如月经期前后3天,月经失调、妊娠期、流产后未满6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1年不能献血。  3.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半个月内。  4.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不满3个月的,较大手术后不满6个月的不能献血。  5.感冒、急性肠炎、局部皮炎病愈不满1周的不能献血,广泛性皮炎愈合不满2周的不能献血。  6.急性泌尿道感染愈后不满1个月的不能献血。  7.肺炎病愈后不满3个月的不能献血。

  献血前要做哪些准备?  1.了解献血常识,消除紧张心理。  2.献血时不要服药,否则有可能影响血液质量,如服用阿司匹林在三天内会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  3.少食含脂肪的食物,在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习惯进餐,但应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4.不饮酒,尤其是不能饮烈性酒。  5.睡眠要充足,不宜做剧烈运动。

  每次献血量应是多少?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其血量一般占体重的7%-8%,正常情况下,约有10%的血液贮存在肺、脾、肝等器官中,平时在血管中奔流的血液只占人体血液总量的70%~80%。假设体重为60公斤,其血液的重量折算后便是4200~4800毫升,其中贮存在脏器内的血量约为400毫升。适量献血后,血管中的血液会及时从脏器中得到补充,而献血后,机体的造血功能活跃,所丧失的血浆血细胞在短期内即可恢复正常,一般只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血细胞就可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据此,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出仅占全身血量5%~10%的200~400毫升血液,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献血后应注意什么?  1.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止血后不等于完全愈合,至少要在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也不要被不洁物品污染,更不要在此部位搓揉。  2.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的几天不要从事高空、高温作业及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活动。  3.补充营养不要过量。可以进食一些蔬菜、瓜果及豆制品、奶制品,新鲜的鱼、虾、肉、蛋等,但不要进食过量。

本文链接:http://www.rrki.cn/yszs/82713.html

上一篇:维多利亚保私有方 紧抓小贝妇唱夫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