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贴春联的禁忌 贴春联千万别有这个字
为蚶科动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 、泥蚶Arca granosa Linnaeus或魁蚶Arca inflata Reeve 的贝壳。秋、冬至次年春捕捞,洗净,置沸水中略煮,去肉,干燥。
瓦楞子的功效与作用【性味归经】咸,平。归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用于顽痰积结,黏稠难咯,瘿瘤,瘰疬,症瘕痞块,胃痛泛酸。
1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取瓦楞子5两(煅),甘草1两,共研细末,每次10克,每日3次,饭前服。或每次20克,于节律性疼痛发作前20分钟服药。经治疗124例,疗程最短20天,最长56天,结果治愈59例,占47.58%。治愈标准是主要症状消失,潜血阴性,病情经长期观察稳定,X线检查壁龛消失或球部变形在治疗前后稳定不变者。好转者48例,占38.79%。好转是指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潜血转阴或弱阳性,X线检查龛影缩小或不消失,球部变形不稳定者。无效17例,占13.71%。总有效率达89.19%。有些病例服后5分钟即能缓解疼痛。一般无副作用,个别病例有颜面浮肿、尿血、尿混浊和泌尿系感染复发等现象。
2用于瘿瘤,瘰疬。瓦楞子味咸软坚,消顽痰,散郁结。治瘿瘤、痰核,常与海藻,昆布等同用,如《证治准绳疡瓦楞子医》含化丸。治痰火凝结之瘰疬,常配贝母、夏枯草、连翘等,以消痰清火散结。用于症瘕痞块。
3瓦楞子既可化瘀散结,又能消痰软坚,适宜于气滞血瘀及痰积所致的症瘕痞块,可单用,如《万氏家抄方》瓦垄子丸,也可与三棱、莪术、鳖甲等同用,以增强行气活血,散结消症之功。现代以此用治肝脾肿大及消化道肿瘤等。用于胃痛泛酸。
4瓦楞子能制酸止痛,胃痛嘈杂、泛吐酸水者,常配黄连、吴茱萸、乌贼骨、香附等同用;大便秘结者,可加生大黄;胃部喜暧者,可加高良姜;久病瘀滞者,可加延胡索、五灵脂。
【用法用量】 9~15g,宜先煎。
【贮藏】置干燥处。
4.忌孤平或孤仄
所谓忌孤平或孤仄,指的是在五言以上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如:&“万事皆如意&”,若改为&“万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大日心光遍照&”,若改为&“大日智光遍照&”,也是孤平;又如:&“菩提当下现成&”,若改为&“菩提当下圆成&”,即是孤仄。在此,作者对孤平问题拟略加论述。作者认为,联律不必完全依从传统诗律,从联律来说,&“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若只有一个平声,就犯孤平&”,此定义更加简洁合理。因为:其一,此定义对平仄的要求,总的看是宽松了一些,符合对联格律的发展趋势。其二,依传统诗律,所谓孤平,还要除句脚外,但对联与近体诗有一个较大的不同,就是尾字(句脚)的平仄要求有所不同,且不要求押韵,所以在联中,尾字(句脚)不一定要单独划出。其三,以字面看,孤,就是一个,孤平的字面含义和实际含义若完全一致,有利于理解和操作。传统诗律的孤平是:在五言平起、七言仄起的句式中,除韵脚的平声字外,如果句中只有一个字是平声字,就犯孤平。这种定义,实际上,已经把孤平定死在一两个句式上了(具体说,五言&“平平仄仄平&”变为&“仄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变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因此,对孤平二字,必须加以附带补充说明,人们才能实际理解和操作。其四,以五言联而言,若只有&“仄平仄仄平&”是孤平的话,那么,再来看看&“仄仄仄平仄&”,比较这两种格式,从平仄的死板、单调来看,究竟哪一种更死板、更单调?其五,近体诗,主要是五、七言,因此,在六言联中,传统诗律的孤平概念就不能加以解释,而六言联中,同样可能存在孤平现象。
另外,从理论上而言,孤平或孤仄在音韵(平仄)单调上,也没有什么不同。古今诗联作者,不管对于孤平,还是对于孤仄,实际上,都是能避免就避免的。因此,将二者同时作为禁忌,不仅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而且,也是源于现实情况的。
最后,要附带说明的是,孤平或孤仄的现象,主要只在五、六言的句子中,因为在七言以上的句子中,如果遵守了平仄交替的基本要求,是不会出现孤平或孤仄的。而且,考虑到五、六言的句子,字数本来就不多,因此,对于孤平或孤仄,作者认为,能忌,当然更好,不忌,关系也不大。相对来说,它们不是很严格的禁忌。
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其中,&“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又如: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槃岸
见因如见果,果苦莫如地狱人
其中,&“修&”对&“见&”、&“是&”对&“如&”、&“心&”对&“果&”,都属于重字相对。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不规则重字,也就是&“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如&“法界&”对&“世界&”、&“成道&”对&“成魔&”。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诸佛洞观实相而无住
众生游戏虚空而不知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如:
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莫恨人
若将下联的&“莫&”改为&“不&”,就与上联的&“不&”异位重字。
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是对联的大忌。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如: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联中的&“它&”对&“你&”,就是异位互重。又如:
万法一心,空不异色
一心万法,色即是空
联中的&“一&”与&“万&”、&“心&”与&“法&”、&“空&”与&“色&”,便是异位互重。又如: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联中的四个字都是&“异位互重&”。
6.忌同义相对
同义相对,通常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掌。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如:
心色皆空成正道
根尘俱彻证圆通
此联上下联联义颇为接近,但终究不是同义。